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民营企业破解“首贷难”,是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普惠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部署,亦是浙江省深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题中之义。温州银行丽水分行深刻认识到,畅通“首贷户”融资渠道是激活地方经济“毛细血管”、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该行通过深化民营企业走访、创新金融产品组合、优化服务流程,以实际行动破解“首贷难”,精准实现资金供给与企业生产需求的“无缝衔接”,确保金融支持“速到位、准投放”,为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注入强劲的金融动能。
精准滴灌:产品创新解“燃眉之急”浙江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温州银行丽水分行金融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动写实。这家成立于2024年末的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在次年3月正式投入生产,专注于高端抹茶全产业链的现代化转型,坐拥国内首条价值1700万元的日本全自动化碾茶生产线,在手握3000万元订单蓄势待发之际,却遭遇原材料采购资金短缺的发展瓶颈。面对“首贷户”在传统融资模式下难以满足其快速、灵活资金需求的典型难题,温州银行丽水分行创新采用“温信贷+”组合方案,在给予企业800万元流动资金支持的基础上,高效追加100万元法人“温信贷”,充分发挥温州银行拳头产品“随借随还”的优势,精准匹配企业短期原材料采购周期与下游客户中长账期的资金流动特点,有效缓解生产旺季资金周转压力,确保千万级订单的顺利落地,为企业将技术优势加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坚实保障。
展开剩余69%同样面临“首贷难”的还有丽水市某光学有限公司,作为丽水市招商引资的重要项目,在2023年成立以来便从温州老厂区逐步搬迁至丽水青田县,并计划购置新厂房扩大生产。尽管前身企业年销售额近3000万元,但新公司成立不久,尚未形成稳定经营流水,购置楼宇、建设厂房的资金需求面临“首贷”困境。温州银行丽水青田支行金融服务小队在常态化的走访中精准识别到这一难题,迅速开辟绿色通道,精准施策,针对其购置厂房的特定需求,高效批复150万元授信。考虑企业初创期特点,该行贴合其生产周期,拉长授信周期至36个月,采取按月付息方式,显著缓解了其短期还款压力,有效满足企业扎根丽水、扩大产能的核心诉求,成为企业稳定初期经营、顺利完成产能迁移、在丽水站稳脚跟的关键助力。
机制护航:“首贷”但不止于首贷温州银行丽水分行深知,服务“首贷户”绝非一锤子买卖,必须构建长效服务机制,着力深化“走访-对接-支持-回访”的全周期护航体系。近年来,该行将“大走访大对接”作为服务前置的关键环节,通过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方案》,打造专业金融服务小队走访深入园区、企业,特别是针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进行地毯式摸排,精准识别面临发展瓶颈的企业,助力地方民营企业发展。在走访龙泉智能制造园时,分行金融服务小队发现园内众多创立未满2年、尚未正式投产的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适配难题。针对这一共性痛点,该行快速响应,创新性地在原有“温信贷”集群授信模式基础上,推出“龙泉智能制造园”专属集群方案,允许园内企业主凭旧企业经营满1年凭证即可申请,并配套绿色通道和优惠利率,为园内民营企业与企业主完成授信3400万元,有效破解区域初创企业“起步难”的普遍性问题。
对于已建立合作的首贷企业,温州银行丽水分行通过建立常态化回访机制,持续关注其发展阶段和经营变化,依据实际需求分阶段、动态调整授信策略,提供持续、适配的金融支持,助力企业行稳致远。同时,该行将金融服务深度融入地方招商引资工作,以高效、专业的金融解决方案吸引优质企业落地,并通过金融纽带强化产业链配套,努力形成“招引一家、带动一片”的产融协同效应,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并特别强调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该行以破解“首贷难”为重要抓手,正是对这一精神的生动实践。截止今年上半年,温州银行丽水分行各项贷款余额125.89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3.54亿元,较年初增幅10.7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点,为丽水市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与澎湃动力。
通讯员 毛单颖男 陈诺
发布于:浙江省配资股票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