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玉
由广大爱好者自制,和田玉知识共享平台——全网唯一
181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在任何的时代,能有余钱,去购买和田玉这种缺少实用价值的东西,必然都是已经充分满足了物质需求,而开始追求精神享受的成功人士。
在与同好们交流的过程之中,参玉自然是获益匪浅。但不得不承认,这十多年来,我也的确遇到过一些颇具代表性的藏友。
展开剩余76%尤其是不自觉的将过往的固有观念,带入到和田玉收藏领域的初学者。他们往往误以为,子玉和其它行当仅是大同小异而已,只要对以前的经验稍加调整,就照样会横扫六合,大杀八方。
而恰恰是为了迎合这部分成功人士,许多业界的名家大师,便主动挑选那种皮色浓郁,玉肉雪白,同时看不到什么瑕疵的大块儿“籽玉”。
专门加工成威武雄壮、霸气外露,又盛气凌人的题材。当然,其所用的雕刻工艺也是花团锦簇、精益求精的。笔者这样描述,绝非是凭空的捏造。
我是亲眼见过,多位这样的爱好者,向人炫耀自家“高档玉器藏品”的。只看得参玉目眩神迷,这才据实记录下来。但在如此傲慢无礼,又咄咄逼人的心态之下,又怎能看得上气息祥和,外观低调的子玉精品呢?
只有平息了这种高高在上、咄咄逼人的心火,能够以平和谦逊的心态,去探索和田玉这个博大精深的未知领域,才会懂得欣赏那些皮色若有若无、玉肉色彩暗淡、丝毫不引人注意的狭义新疆和田子玉。
与之匹配的器形,通常也是那种中正端庄、坚持传统的造形,题材则多为简单典雅的玉镯、内敛含蓄的玉牌、光素匀净的手串,以及镇尺、臂搁、笔洗等文房器皿。
纵观全局,我们不难发现,和田玉收藏仿佛是一味灵药,专治那种那种嚣张跋扈,自以为是,靠拍脑门决定事情的“大病”。倘若您能渡过此劫,便可以虚心实腹的重新启航,更上一层楼,也不是什么难事。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转载)
如果你也认同“参玉”这种,不以销售和田玉牟利为目的,
希望给自己的兴趣爱好留下一小块净土的作法,
欢迎您通过点赞分享,来加入我们。
发布于:河北省配资股票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