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海问题上,美国一些智库总爱出幺蛾子,兰德公司那份报告一出,就闹得沸沸扬扬。 兰德公司台海作战设想 兰德公司作为美国国防部智囊,早从2016年起就出报告,名为“与中国开战:思考不可思议之事”,里面直言中美冲突可能升级,建议美军别局限于防御,得主动打击大陆目标削弱持久力。报告分析,如果台海生变,美军要用远程打击瞄准工业和能源节点,避免拖成持久战。兰德专家推算,美军得集结空军力量,从日本韩国基地出动,针对沿海省份的制造和物流设施下手,目的是中断供应链,让中方没法维持军事行动。2016报告强调,这种策略借鉴二战经验,但适应现代条件,用精确导弹和隐形机执行。 兰德还指出,美军需在开战初期就行动,防止中国快速解决台湾问题。2023年,兰德另一份报告更新思路,讨论台湾“抵抗能力”,暗示美军介入时要扩大打击范围,包括破坏大陆基础设施,以支持台湾所谓的“防御”。报告中,美方评估中国防空网密集,打击难度大,但仍主张南北夹击:北线轰炸东北能源储备,南线针对东南运输线。兰德计算,美军需1500架飞机参与,才能有效瘫痪这些目标。2024年11月,兰德发布“将中美台海冲突控制在核门槛以下”系列报告,又提远程轰炸机作用,建议美军用B-2和B-52避开核升级风险,打击大陆军事和经济目标。 报告承认,中国导弹覆盖第一岛链,美基地易遭反击,但仍推这种方案,认为能平衡核威慑。兰德这些报告影响美国政策,国会听证常引用,推动对台军售加码。美方鹰派借此鼓噪,声称不这么干就没法“取胜”。但报告也自曝弱点,承认美军损失会重,全球经济受拖累。新加坡等国作为贸易枢纽,可能首当其冲,供应链断裂导致衰退。兰德推演显示,这种打击虽理论上能短期削弱中国,但实际操作风险高,中国工业布局分散,恢复快。 报告还提,类似俄乌冲突经验,美军想复制难。兰德报告本质是为美政府出谋划策,反映美国焦虑,中国崛起让老大地位晃荡。贸易战从2018年起,美加关税本想重塑格局,结果自己通胀上涨,制造业没回流。中国反倒加速自主创新,经济更稳。兰德于是把台湾当棋子,报告中反复模拟冲突场景,主张从防御转进攻。 2021年,兰德专家在国会作证,讨论中国大陆武力统台时美回应,建议全面干预包括打击大陆。报告还评估核门槛,强调美轰炸机需有核生存力,避免中国大陆有限核反击。兰德这些内容,在美媒和智库圈传开,影响决策层考虑亚太部署。美军近年增加关岛和冲绳力量,就是受此类报告推动。但兰德也警告,冲突升级可能波及全球,金融市场震荡。
中方对兰德报告回应
中国外交部对兰德报告态度明确,多次在记者会上表态,台湾问题是内政,外部势力无权干涉。2023年,兰德报告出炉后,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任何试图以武力干预台海的图谋,都将遭到坚决回击。中国政府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共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部分。军方通过演练回应,南海东海组织实兵对抗,展示导弹和空军能力。国防部发布消息,指出中国已建多层防空体系,能有效应对空中威胁。官方媒体如人民日报分析兰德方案,称其纸上谈兵,无视中国军事现代化。 2024年,兰德核门槛报告后,中方再次抗议,美方此类研究破坏地区稳定。外交部召见美官员,递交照会,警告勿火上浇油。中国强调,和平统一是主流,但不放弃必要手段捍卫主权。军方白皮书详述防御力量,火箭军射程覆盖亚太,反舰导弹领先。兰德报告建议轰炸大陆目标,中方媒体批其冒险,指出美军基地距大陆近,易成靶子。外交回应延伸到经济,中国强化产业链自主,抵御外部压力。
2021年,美智库证词后,中方表态坚定,台湾事务不容外人插手。军方演练频次增,联合指挥体系完善。官方立场一贯,任何分裂行径和干涉,必遭严厉反制。中国说到做到,维护领土完整决心不动摇。
美方案潜在后果
而兰德方案若实施,美方将面临严重后果,中国反击能力强,美基地如冲绳乌山距大陆数百公里,易遭导弹饱和攻击。报告承认,美航母群接近时,难避反舰弹道。打击大陆工业,可能引发全面对抗,波及美本土西海岸经济。全球供应链中断,新加坡贸易枢纽萧条。兰德推演显示,中国国土广,工业分散,轰炸难彻底瘫痪。俄乌冲突证明,即使大量导弹,也难瓦解对手,中国防空更密。 美军损失会空前,飞机和人员代价高。盟友关系紧张,日本韩国基地民众抗议加剧。国内舆论压力大,国会辩论战争成本。核风险上升,兰德报告讨论阈值,强调避免升级,但实际难控。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但捍卫核心利益坚定。方案忽略中国韧性,社会动员快,经济恢复强。美方过去经验如伊拉克,不适用于中国。 持久战中,美资源耗尽,全球经济衰退。后续,美可能转向外交,寻求缓和。国际调解介入,联合国呼吁对话。中国继续强化防御,维护和平。而美智库报告虽闹腾,最终难改变事实,一个中国是大势。
配资股票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